| 收藏
(已有 3 人评论)
作者:南怀瑾讲述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1
ISBN:978-7-5207-3434-9
简介:本书从南怀瑾先生的四十余本著述中,精心摘录出南先生讲述的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老话、格言、谚语等共近二百条。全书分为上下册,上册为内养篇,包括德行之本、改命之基、学习之窍、躬行之要四个主题,下册为外用篇,包括齐家之宝、处世之方、明辨之法、经纶之道四个主题,涉及修身养性、家庭教育、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
(已有 3 人评论)
作者:沈秀红主编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6
ISBN:978-7-5075-5848-7
简介:近现代,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家大师闪耀中国人文社科乃至自然科学界。他们对脚下这块土地的热爱,那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无不以其格局之大、气节之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名门家风,有言传,更多的是身教。本书创作团队历时八年,追踪并对话33位文化名人子嗣,透过他们的目光,探寻书香之家的家风传承、文脉流传。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个人和家族变迁的背后,是什么?33篇深度访谈,还原一段段名门历史;130余幅珍贵照片,以飨读者。
(已有 3 人评论)
作者:牟钟鉴著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6
ISBN:978-7-5701-2771-9
简介:本书选编了我国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牟钟鉴先生在儒学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和创新性成果,内容分为儒学义理及其传承、儒学与中国文化、当代新儒家代表性学者及其学说三个部分,包括作者的相关学术论文、论著观点辑要、著作精华摘编等。在该书中,作者不仅对儒学义理进行了独立探索,而且提出了新仁学、新诚学、新荀学、新经学、新人性论和新人格论等诸多理论构想和创新观点。作者还在书中专门论述了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儒学对于当代新伦理和新人文精神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对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九位当代新儒家学者的理论进行了精辟的概括与评价。这些著述从多方面体现了牟钟鉴先一贯坚持的“涵泳古典,入其内而后有觉解”的治学态度,以及历史与理论兼治、训诂与义理并重的治学方法,彰显了作者在儒学继承与创新上所推重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三个重要原则。
(已有 0 人评论)
作者:杨国荣著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6
ISBN:978-7-5701-2769-6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文明互鉴:走向思想的深层、中国哲学的世界意义、工夫的哲学内涵及其限度——兼议《儒家功夫哲学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情、性、理学的伦理思想略论、天人之辩的多重意蕴——基于《荀子·天论》的考察、中国哲学中的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价值取向等。
(已有 0 人评论)
作者:(明)袁了凡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21.11
ISBN:978-7-101-15407-8
简介: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并含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等种种效验,以此自立自强,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已有 0 人评论)
作者:刘志轩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
ISBN:978-7-5063-8242-7
简介:本书分上卷天之道、中卷地之途、下卷圣人心三卷,主要内容包括:性恶、王制、王霸、天论、议兵、富国、赋、成相、荀子后传等。
(已有 2 人评论)
作者:(春秋)老子著
|
出版时间:2024.08
ISBN:978-7-5057-5907-7
简介:《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言》《道德真经》,共五千余言,分上下两篇,通行本中,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以“道”开头,称《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以“德”开头,称《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道家哲学的首部经典。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中国人两千五百多年的哲学观。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本次整理,我们以通行本为底本,采用大字号、全注音方式,既方便读者诵读背,不伤眼,又能快速进行国学入门,培养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已有 11 人评论)
作者:(春秋)孔子著
|
出版时间:2024.09
ISBN:978-7-5057-5955-8
简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至今的两千多年里,它一直教导人们学习、修身、处世、为政等诸多方面,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品行风骨、道德智慧等。本次整理出版以通行本为底本,同时参考朱熹《四书章句》、刘宝楠《论语正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择优而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