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有关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学术著作。书稿对比了世界各国有关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同时借鉴了国内各省市有关海洋发展的相关先进理念,对舟山在浙江海洋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给予充分阐述。这在我国当前发展蓝色经济的大背景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意义。
本书主要深入探讨了公元前三千纪以来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特殊商品、特别器物长途交易及技术交流等问题,填补了海洋史与东西方交流史研究中的若干空白。与此同时,书中所收论文还在占婆史、越南史研究,日本“风说书”与明清鼎革研究,莱茵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开发研究,山东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及2018年中国海洋史研究新进展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呈现当前国际海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本书分为海洋区域经济、海洋产业经济、海洋金融与贸易、海洋科技管理、海洋文化产业以及国外海洋开发六个部分,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海洋区域经济部分运用相关的经济学模型,获得大量精准数据,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海洋产业经济部分对中国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和发展海水养殖产业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海洋金融与贸易重点介绍了中国对韩国的水产品出口以及金融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海洋科技管理以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为例,探讨了驻外高校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外海洋开发则分析了日本、美国、泰国等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书深入研究了明代海洋事业中的若干问题,涉及造船与航海技术、海洋运输和由此带来的边疆发展等内容。上篇主要以古代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为研究对象,关注因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而技术交流和文化传播现象。下篇主要研究明代北方海洋运输的细节,以及因此产生的边疆管理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大汉到蒙元的海疆地图、大汉到蒙元的海上贸易图景、大明的海上漕运图、大明的海禁与防倭、大明描绘的中国与世界、西洋描绘的大明与世界等。
本书收录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水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山东滨海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省科技发展政策对海洋产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路径选择研究》等文章。
本书是蕾切尔·卡森的处女作,也是她的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从博物学的角度,以大气、温暖、朴素的笔法和拟人的修辞全景描绘了海滨生灵奇妙多姿的生存面貌,书中充满了如小鲭鱼斯康博在充满挑战的海洋环境中努力生存、搏斗、洄游的故事,展现了造物者的伟大与生命的美丽,不由得让我们惊叹海洋之美,敬畏生命之力。
本书以元素地球化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粘土矿物及Sr-Nd同位素等方法,研究长江口(CM97孔)、冲绳海槽中部(DGKS9604孔)以及南部沉积(ODP1202B孔)等钻孔沉积物的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组成变化规律,探讨晚第四纪(近28ka以来)东亚边缘海陆源(河流)沉积物的从源到汇过程及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
本书设有“专题论文”“专题笔谈”“学术述评”三个栏目,收录了《在帝国与商业中心之间:近代早期东南亚基督教传播中的经济》《从文书传递看17世纪越南与日本的交往》《试论18、19世纪越南南圻华人生活——以永隆省明乡社资料为中心》《论近代早期西班牙的对日通商尝试》等文章。
本书细数海洋45亿年古今大小事。全书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为轴,带领读者搭乘时空客机,上天下地观赏地球、海洋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故事,一路尽是“施式”风趣渊博又发人深省的导览解说。